联系电话:
86 755 2692 1177
传真:
86 755 2692 6667
e-mail:
leimai@163.com
微波治疗原理简介
一、微波的物理特性
微波是频率为300—300000 mhz、波长1 mm~1 m的超高频电磁波,在微波治疗仪中,微波传输特性由微波馈线和辐射器决定,优良的辐射器能使传输的微波具有极佳的方向性,有相当准确的定位精度。微波的传输是直线传输,遇阻产生反射,因此辐射器在治疗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微波是属于非电离辐射,它不能使化学物质中较弱的氢键断裂,也不能使化学物质产生电离作用。只能对分子的自由旋转度起作用,故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,使用安全。微波辐射在介质中的透人深度与频率成反比,与波长成正比。一般而论,微波在高水分组织中吸收快但穿透深度小,而在低水分组织中则相反,穿透深度深。根据这种性质,在微波治疗仪类型中,有不同的频段划分。有厘米波治疗仪,有毫米波治疗仪。故不同性质的疾病可用不同频段的微波治疗。
二、微波的治疗机制
在微波治疗过程中,根据采用的微波功率密度的不同,而区分出热效应治疗和非热效应治疗。目前,热效应治疗机制较为明确,即在治疗过程中,有温热感时,微波功率密度大约在50 mw/cm ~100~w/cm 之间。其治疗机制是,人体组织内大部分是由水和蛋白质等极性分子组成,在微波电场力矩的作用下,极性分子沿着微波电场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的取向运动,并随着高频电场的交变而来回转动,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相邻的分子产生类似摩擦、碰撞而生成热量。与其它的热疗方法不同,微波加热的热源不是从外部传导,而是由生物组织本身产生的,这种热作用效率高,均衡性、热稳定性好。
微波对人体非热效应机制的研究,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能被各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理论,只提出几种假说,其中“场力效应”得到了较多学者的广泛研究。此种理论认为,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原发作用是电磁场对细胞中的分子、离子及电子的场力作用。不论场强大小,这种场力作用都会发生,并且使分子受迫产生空间振动(分子的几何尺寸的固有激励),进一步导致机体内生物作用的变化。
在微波辐射过程中,场力作用和致热作用自始至终都存在,二者共同起作用,但二者随微波场强的变化速率不同,当辐射时间一定时,场力作用随场强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(线性变化),而致热作用则按平方律增加。当微波强度超过某一转折点后,致热作用超过场力作用而占主导地位,此时非热效应的作用易被忽视。
微波在非常微小的功率密度下,作用在人体上并产生医疗作用,其最基本原因在于促进生物细胞信息物质增强,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和调动机体的内部潜力。微波能使机体的神经纤维和体液系统发挥作用并扩展到整个机体,对包括被照射部位和远离照射部位的疾病均产生有益的治疗效果。
三、微波的治疗范围
目前在临床上有许多不同的微波治疗方法,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总结,目前可医治的病症多达百种以上,但疗效比较肯定和成熟的,概括起来有五大类:(1)微波在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公认,它在镇痛、消炎、促进组织再生、机体修复方面有明显的疗效。另外,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、疼痛、软组织感染、急慢性关节疼痛均有明显疗效;(2)微波对治疗妇科的常见多发病,如子宫内膜炎、附件炎及盆腔炎等慢性疾病具有疗效好、疗程短等优点,特别是对各类炎症所引起的疼痛,疗效尤为显著;(3)微波在神经科治疗中,对神经根炎、癫痫病、tj,jl脑性瘫痪治疗上均有特殊的疗效;(4)微波对肿瘤治疗日益受到重视,微波热治疗肿瘤已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。当采用微波辅助治疗的放疗及化疗,在治疗周期中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未采用微波治疗的效果。如经继续采用微波治疗,可使白细胞恢复到正常值,微波治疗有确切的升高白细胞作用;(5)微波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,可克服药物治疗需长期服用而带来副作用的缺点,治疗3~5次后,大多数病人症状能消失或改善,加速溃疡愈合,且未见副作用。